新8883ent葡亰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时间:2013-10-16 09:38:29 来源:新8883ent葡亰 作者:办公室 点击:
一、学期授课计划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按专业要求准确地把握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学时及各章节教学时数。
2.学期授课计划必须详细具体。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均以一个授课单元(必修课为2学时,选修课为1学时)为课次,按顺序编排,按我校教师授课计划表的格式填写。
3.学期授课计划中与教学大纲和教材不一致的内容,应加以备注说明。
4.学期授课计划应在寒、暑假时编制,并于开学初的预备周送交教务科一份。刚入学新生班级的学期授课计划于开课前—周送交教务科一份。有实验课的还必须另附实验计划—份。
5.学期授课计划—经批准,不得随意变动。如需调整时,要经教研组长批准;涉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的变化,必须编写调整计划,经教研组长同意,报教务科批准后执行。
二、备课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要求教师做到“五备一写”。备课除个人进行外,学科、教研组还应适当组织集体备课。
1.备大纲,学习研究本学科各专业的教学大纲,理解掌握所教学科在不同专业教学中的要求。
2.备教材,要钻研教材,把握住各单元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课时安排。掌握每一节课的教材内容。正确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3.备学生,要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学习基础、智力和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从实际出发,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因材施教。
4.备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情况来确定教学程序与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要做到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教学方法必须符合三个要求:符合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与年龄特征的要求,有利于发挥教与学的两个积极性。
5.备练习和作业,要本着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能力的精神,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职业专业的特点,拟好预习题,精选课堂的练习题,合理配备作业题。课前,教师要对各类习题先有一个简单的题解,以便掌握时间,防止出现错误。
6.写好教案:在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编写课时教案,决不许无教案上课,要按授课单元写好课时教案。每学期上课前要求所有任课教师至少要备好10学时以上课程的教案。
三、课堂教学
课堂讲授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发智能的重要方式,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
l.按规定携带教材、教案、讲稿及有关教具,至少提前5分钟到达上课教室。运用多媒体上课的必须在上课铃响前打开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上实验课前应做好预实验并协助实验教师做好实验准备。
2.教师上课要做到穿着整洁,仪表端正,举止文明。实验课教学必须着工作服。
3.每次上课前都要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查问缺勤原因,并将缺勤情况立即用手机上报教务科,然后关闭手机。
4.应按既定的教案进行讲授,各章、节及整个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明确。实验课要注意精讲多练,重点讲清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效果。
5.讲授要保证科学性,做到理论阐述准确、概念清晰、条理分明、论证严密、逻辑性强,防止“照本宣科”。实验课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肃静、整洁、正规、有条不紊的工作习惯。
6.讲授要有系统性,做到重点突出,循序渐进。实验过程中,主讲教师和实验教师应不断巡视并指导,随时注意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科学作风,注意启发诱导,避免包办代替。
7.讲授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既要说明—定的理论是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又要说明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应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
8.讲授要有高度的思想性。教师要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达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的。
9.讲授要有艺术性。教师授课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板书、板图布置合理,标题明显,字体规范、工整;能适当地利用各种教具。
10.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也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11.要认真填写教学日志。当天课后要及时填写好教学日志和课后记,不得追记。
四、辅导与作业
为了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严肃认真地进行学习,各门课程都应根据其性质布置相应的作业及下班辅导。
1.要有计划地安排好下班辅导时间,考试科每门每20学时至少安排1次下班辅导。
2.在辅导过程中,要重视因材施教,既要热情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又要注意发现与培养优秀学生。
3.任课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和课时目标要求,布置必要而适当的作业。作业的内容既要密切联系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又要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既要促使学生勤写多练满负荷学习,又要防止负担过重。
4.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按时收交,做好记录。
5.教师批改作业要认真、细致、及时,同时要重视作业的讲评。
6.每次作业应评分登记,作为学生平时成绩依据之一。对无故缺交作业1/3以上者,应于该科考试前二周将名单上报教务科,由教务科经公示无异议后取消其参加考试的资格。
五、成绩考核
1.学生的学业成绩—般由平时成绩、阶段考成绩和期末考成绩组成。考查科目不进行期末考试。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的成绩均应以百分制计分录入校校通软件管理平台。
2.平时成绩包括小测、作业、实验成绩及听课情况等。
考试科及有安排阶段考的考查科至少要有3次以上的平时成绩,没有安排阶段考的考查科至少要有5次以上的平时成绩。
不论是考试科还是考查科,一般均应在本门课程结束的第三天内将全部平时成绩录入到校校通软件管理平台。如若平时成绩的批改次数超过校校通软件管理平台的录入次数,—般取多次平时成绩的平均值作为录入成绩。
3.阶段考试时间为60分钟,期末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卷的评定及分数的录入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应及时对考卷进行讲评。批改后的所有试卷均要上交至教务科存档备案。
4.总评成绩的计算:
考试科目的总评成绩按平时成绩占20%,阶段考成绩占30%,期末考成绩占50%计算;
有安排阶段考的考查科目的总评成绩按平时成绩占30%,阶段考成绩占70%计算;
没有安排阶段考的考查科目的总评成绩按录入到校校通软件管理平台的平时成绩的算术平均值计算。
5.选修课由任课教师随堂考查,以合格、不合格方式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