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8883ent葡亰学科(教研组)工作制度
时间:2013-10-16 09:44:32 来源:新8883ent葡亰 作者:办公室 点击:
学科(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和行政管理的最基层单位,也是直接做好教学研究的重要部门,学科(教研组)工作的重要性在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师资提高和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培养;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学术氛围;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因此,学科(教研组)应发挥在教学、教研中的龙头作用。
一、学科(教研组)的常规管理
1.学科(教研组)管理要规范化。学科主任(教研组长)每学期末应制定下学期教学、教研、学习各方面的计划,期中要有检查,期末要有总结,并及时报教务科备案。负责做好各种计划、检查表格的发放、填写与收集,及时送教务科。
2.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安排本学科(教研组)各学科、各班级的任课老师名单,定期(每五周一次)检查、落实、审定各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教学笔记)、学生考勤、教学日志等执行情况。
3.做好学科(教研组)教学文件、资料的管理,各项活动要有记录,并有专人负责。
4.实事求是地做好全体人员教研活动的考勤登记和请假审批工作。
5.严格执行学校或教务科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
6.审定期考、毕业考试卷。
二、教书育人方面
1.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党的基础理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教育理论、教书育人方法的研究,努力提高教师和教辅人员的素质。
2.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的职责,每位教师都应在教学过程中把如何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与专业思想的巩固、事业观念的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
3.积极开展"为人师表"活动,做学生的表率,积极支持和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4.每学年参加教务科组织的学生座谈会1~2次,与学生交流思想,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三、教研活动
1.根据学科(教研组)的特点,每学期认真制定教研活动计划。
2.教研活动的内容:教材研讨、教学方法探索、集体备课、互相听课、教学调查与分析、教案(教学笔记)与首页的书写、论文撰写、编写实验指导、学生自学辅导等。
3.活动形式
(1)原则上由各学科(教研组)独立开展活动。
(2)学科(教研组)之间相关学科可联合开展活动。
(3)邀请其他学科(教研组)教师或学生参加活动。
(4)参加教务科或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
4.活动时间
各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时间每周2学时或每个月不少于8学时,具体时间根据各组具体情况而定。
5.有关规定
(1)教研活动全体人员应积极参加,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其活动情况与考勤列入年终考核。
(2)学科(教研组)每五周向教务科书面汇报一次活动情况,包括活动内容、参加人数等。
(3)教务科派人定时抽查教研活动情况。
(4)各学科(教研组)应保证活动时间,要做好记录。较重大的学科(教研组)活动,必要时应请教务科或学校领导参加。
四、师资培养
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尽快使年轻教师成长起来。
1.根据本学科(组)教学人员的学历情况、教学水平、工作表现,提出教师及教辅人员的进修、学习计划,报教务科审批。
2.配合学校做好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工作。
3.严格执行新教师的培养制度,认真落实带教措施。新教师到校后,学科(教研组)必须指定指导教师、制订带教计划,并经常检查、落实计划执行情况。新教师上岗前应通过试讲,有课学期学科(教研组)必须组织本学科(组)教师听课两次以上,并进行教学评议,新教师应听1~2轮老教师的课,同专业的课必须写3轮教案(教学笔记)。
4.做好优秀青年教师(教坛新秀)的评审工作,由教务科按青年教师的人数下达评比标准与推荐名额,学科(教研组)按有关条件初评,教务科组织人员复评并报学校审批。学科(教研组)内符合条件的教师都应参评,无故不参评者,其晋级、晋升、考核将受影响。
5、组织指导参加评选教坛新秀的教师的公开课,并请教务科、质检组和有关人员参加。
6、协助教务科做好本学科(组)教师的教学目标考核工作。
五、教科研工作
教研和科研工作也是学科(教研组)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科(教研组)应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校级科研课题。学科(教研组)必须争取条件开展科研活动。
六、考核
学科(教研组)工作的好坏与学科主任(教研组长)是密切相关的,各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应认真履行有关职责。每五周填写一次有关教研活动的表格送教务科,对未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师,学科主任(教研组长)有权令其整改,并加以指导。学科主任(教研组长)职责履行情况由教务科和分管校领导考评。学科(教研组)教学方面检查包括: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考查、考试及评卷分析、教学进度与教研活动。